正月十六是什么日子
正月十六是双鱼座。
双鱼座的出生日期是阳历2月19日—3月20日,属于水象星座,守护星为木星、海王星,位于黄道宫上最后一个星座,作为十二星座中最后的一个星座身上集合了十二星座的优点和缺点。同时受水象星座的影响,双鱼座原本复杂的性格又多了情绪化。
日历上每年正月十六都标记着郭府大元。谁知道这个郭府大元是什么意思?
这天是郭府大元帅郭子仪的诞辰
正月十六是什么节日?
农历正月十六夜,中国传统农历节日之一。
“十六夜,炸麻花,扛笆斗,舞火把,撩人骂,送牛桩,老老少少乐哈哈。”这首民谣不知在我们这里留传了多少年了。
大年初一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们并不自由,因为大年初一有许多顾忌,尤其说话做事最不能随便。而正月十六才真正是我们孩子的天下,是大人们随心所欲玩的日子。
习俗:
1、走百灵:
走出门庭,心灵手灵。在济南的这一天,母亲们会到孔庙、孟庙、孔庙里为烧香许愿,祈祷儿女成龙成凤,心灵手巧。
2、跑百病(游百病):
也就是这天不论男女老幼,都要出门多走走,尤其是遇桥要过桥,这寓意整一年身体健康。从正月23到正月十五,大家在为了过年一直忙碌,收拾家里,置办年货,走亲访友,相互宴请。大家忙的不亦乐乎,正月十五一过,又回归到平时的生活,也该停下来歇一歇了。
所以正月十六早饭过后,全家人出动到四处跑百病,据说百病在旅游过程中全部遗留在路上,在野外喝野外可以逢凶化吉,时来运转,但是注意不能专门去串亲访友,到别人家去游百病。
3、送牛桩:
送牛桩,简单的说,就是渴望生子,早生贵子之意。是连续生女以后,没有男孩,希望生个男孩的传统习俗。
正月十六是什么时候
正月十六一般是元宵节的第二天,今年的正月十六是2023年2月6日。
正月十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既是“纳财日”,也是“门神诞”,同时也是“耗磨日”传说正月十六是送瘟神的日子,所以正月十六的民间习俗也是很多的。
1、碰灯
正月十六夜是小孩的节日,孩子们拿出自己的灯笼对着别人的重重一撞,然后笑哈哈的看着别人的灯笼着火,这个叫做碰灯。讲究的是今年的灯笼不能留到明年,必须以碰灯的方式销毁。
2、舞火把和烤火
在很多地方的农村,每年正月十六的晚上要舞火把,有的地方是正月十七的晚上。大人孩子们一起烤火,说烤烤火,百病消。
南京十六爬爬城
爬爬城,不腰痛,跑一跑,看不到老。元宵佳节夜女性相聚出行,结伴而行,见桥必过,觉得那样能祛病延年。长江中下游地区演化为“走三桥”。江南地区农村,水系满布,走个三桥并不是难题。 “正月十六,爬城头,走百病,踏安宁。”南京元夕的走百病由桥底踏入了城头。
有谁知道正月十六是什么节日,有什么习俗?
不是传统节日,但是是大人与孩子放松玩耍的日子,有许多传统习俗。
与正月十六有关的童谣是:“十六夜,炸麻花,扛笆斗,舞火把,撩人骂,送牛桩,老老少少乐哈哈”其中表面了很多正月十六的习俗。
扛笆斗
所谓“扛笆斗”,就是用一只纱布袋子装一些生石灰,把它绑在秤杆的一端,人拿着秤杆的另一端,把纱布袋往地上丢,地上就留下了一个个白斑。当然,“扛笆斗”也有一定的规定,总是先要从河边水码头往上“扛”,然后是房前屋后门口天井和房屋里面,当“扛笆斗结束后,房前屋后就到处布满了密密麻麻的白斑。因为白斑越多,就预示着今 年粮食收成愈好。
舞火把
扛过笆斗以后,就立即开始舞火把了。据说,火苗窜得越高,那年的庄稼收成越好。
送牛桩
正月十六送牛桩的汉族传统习俗由来已久。那时,还不知道要计划生育,好多人家,第一胎、第二胎生了女孩,总想再生个男孩,就邀请人家给自己送牛桩,以求生一带把子的。很多时候,凡是送牛桩的,总能如愿以偿。所以,当时送桩子比较盛行。
正月十六是什么日子 正月十六的风俗和禁忌
正月十六是什么日子
农历正月十六夜,中国传统农历节日之一。一个充满无限乐趣而又欢快的日子。“十六夜,炸麻花,扛笆斗,舞火把,撩人骂,送牛桩,老老少少乐哈哈。”这首民谣不知在我们这里留传了多少年了。所以当有人说,小时候最盼望的就是过年,因为过年不但有好衣服穿,好东西吃,还不需要做家务。大年初一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们并不自由,因为大年初一有许多顾忌,尤其说话做事最不能随便。而正月十六才真正是我们孩子的天下,是大人们随心所欲玩的日子。
正月十六的风俗和禁忌
习俗
1、碰灯
正月十六夜是小孩的节日,孩子们拿出自己的灯笼对着别人的重重一撞,然后笑哈哈的看着别人的灯笼着火,这个叫做碰灯。讲究的是今年的灯笼不能留到明年,必须以碰灯的方式销毁。
现在这样的习俗还在少地方存在,因为条件的限制,孩子们已经越来越找不到过去的孩子的乐趣了。
2、舞火把和烤火
在很多地方的农村,每年正月十六的晚上要舞火把,有的地方是正月十七的晚上。大人孩子们一起烤火,说烤烤火,百病消。
禁忌
1、在北方尤其是河北地区,称正月十六为“耗磨日”,忌开仓,否则仓中所蓄将被耗磨掉,主一年饥荒。
2、忌不抹黑脸
鄂伦春族、达斡尔族正月十六日为“黑灰日”,人们互相争抹黑脸,否则,认为这一年 会不吉利。但儿子、儿媳忌与父亲互抹,哥哥与弟媳也忌互抹。年轻人给老年人抹黑脸时, 须先硫头,然后才能抹。
3、忌灯媳油竭
湖北一带,是日夜间,以灶灯占岁,灯熄而盏内有剩油,主雨水足,灯熄油竭,主岁旱。
4、忌洗漱
白族旧时过年,正月初一至十六,全家都不洗脸,不扫地,不梳头,否则,以为会失财。
正月十六接财神吗
接财神一般是正月初四、初五两天,正月十六已经不是接财神的日子。
接财神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节日习俗。因为中国民间传说正月初五是财神的生日,所以过了年初一,接下来最重要的活动就是接财神,在财神生日到来的前一天晚上,各家置办酒席,为财神贺辰。
正月初四(也有正月初五说法)接财神的出处,五显财神或五路财神:传说有兄弟五人封号首字皆为“显”,故称“五显财神”。生前劫富济贫,死后仍惩恶扬善,保佑穷苦百姓。北京安定门外有五显财神庙。
“文财神”财帛星君,也称“增福财神”:他的绘像经常与“福”、“禄”、“寿”三星和喜神列在一起,合起来为福、禄、寿、喜、财。财帛星君脸白发长,手捧一个宝盆,“招财进宝”四字由此而来。一般人家春节必悬挂此图于正厅,祈求财运、福运。正月初五接财神财帛星君习俗的起源与唐代长安首富王元宝有关。
正月初四,各商店开市,一大早就金锣爆竹、牲醴(shēng lǐ)毕陈,以迎接财神。清人顾铁卿《清嘉录》中引了一首蔡云的竹枝词,描绘了苏州人初五迎财神的情形:“五日财源五日求,一年心愿一时酬;提防别处迎神早,隔夜匆匆抱路头”。“抱路头”亦即“迎财神”。信奉关帝圣君的商家,在正月初五要为关公供上牲醴,鸣放爆竹,烧金纸膜拜,求关圣帝君保佑一年财运亨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