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大家好,关于音乐神童的作品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号称音乐神童的是谁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一、号称音乐神童的是谁
1、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年1月27日~1791年12月5日),出生于奥地利萨尔茨堡,古典主义时期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
2、1761年,首次作曲。1762年,莫扎特及姐姐在父亲的带领下,开始去欧洲各国献演,并获得成功。1764年,创作首部交响曲《降E大调第一交响曲》。1772年,16岁的莫扎特被任命为萨尔茨堡宫廷乐师,结束了长期的旅行演奏生活。
3、1781年,脱离对雇主的依赖,成为历史上最早的自由作曲家。1782年,歌剧《后宫诱逃》在维也纳首演。1784年,完成题献给约瑟夫·海顿的六首弦乐四重奏。1786年,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在维也纳首演。1787年,被任命为宫廷作曲家。1791年,歌剧《魔笛》首演;12月5日,莫扎特逝世。
4、他在这个世界上停留的短暂的时间内,把那个时代的表达方式运用到了极致,以深沉、甜美、动听的管乐乐章,以弦乐手极其细腻的肌肉运动,以完美的合唱团以及嘹亮凯旋的大鼓和小号奏出了人的耳朵所能听到的最细腻、最苦涩、最深沉、最高昂、最轻松和最沉重的韵律。
5、越是热爱莫扎特,越想多了解他,越觉得他的形象充满神秘。想通过著名的莫扎特传记来了解他的人,都会在读得最好奇、最想找到解释的时候,那个不可理解的形象又转回成无固定形式了,莫扎特似乎以一个变形的自我生活着、爱着、苦着,接着我们又会觉得他好像根本没有生活过,这一永恒精灵的每一个真实的灵感和呼唤都立即直接变成了音乐。
二、音乐神童指的是谁
1、1756年1月27日,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出生于萨尔茨堡。其父亲是宫廷小提琴师利奥波德·莫扎特,母亲是安娜·玛丽亚。1760年,父亲开始给予莫扎特最初的音乐教育,其中也包括一般性的文化基础教育。1761年,莫扎特首次作曲。
2、1762年1月12日,与父亲和姐姐南内尔首次在慕尼黑进行为期三天的旅行演出,在选侯宫中演奏;9月18日,与父母、姐姐一起去维也纳举行音乐会,受到玛丽亚·特雷西娅女王的接见,并顺访普雷斯堡,在该地做短暂停留。
3、他是音乐天才中最完美的化身。纯音乐家幸福而无助地仰望他。他短暂的一生和他作品的多产使他上升为独一无二的形象,他作品中那晶莹明快的美丽令人炫目,他的形式感几乎是超人的。
4、他在这个世界上停留的短暂的时间内,把那个时代的表达方式运用到了极致,以深沉、甜美、动听的管乐乐章,以弦乐手极其细腻的肌肉运动,以完美的合唱团以及嘹亮凯旋的大鼓和小号奏出了人的耳朵所能听到的最细腻、最苦涩、最深沉、最高昂、最轻松和最沉重的韵律。
三、音乐神童指哪个音乐家
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年1月27日-1791年12月5日),出生于奥地利萨尔茨堡,古典主义时期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
1761年,首次作曲。1762年,莫扎特及姐姐在父亲的带领下,开始去欧洲各国献演,并获得成功。1764年,创作首部交响曲《降E大调第一交响曲》。1772年,16岁的莫扎特被任命为萨尔茨堡宫廷乐师,结束了长期的旅行演奏生活。
1781年,脱离对雇主的依赖,成为历史上最早的自由作曲家。1782年,歌剧《后宫诱逃》在维也纳首演。1784年,完成题献给约瑟夫·海顿的六首弦乐四重奏。1786年,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在维也纳首演。1787年,被任命为宫廷作曲家。1791年,歌剧《魔笛》首演。
莫扎特是通过改编和模仿他人的作品来学习作曲的。他8岁开始写交响曲,接受前古典众多交响作曲家以及海顿的影响,到最后6部(第35“哈夫纳”、第36“林茨”、第38“布拉格”、第39、第40、第41“朱庇特”)交响曲才形成个人独创的风格特点。
最后3部交响曲完成于1778年夏天,仅用了6周时间。它们具有截然不同的音乐性格,展示了莫扎特音乐风格的不同侧面。《降E大调第三十九交响曲》明朗乐观,生动优雅;《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首尾乐章都基于色彩暗淡的小调式,感情的强度和内涵的深度都大大超过以往。
《C大调第四十一交响曲》因其结构规模宏大,而被冠以“朱庇特”之名,音乐明亮生动,雄浑有力,终乐章把复杂的对位写作与古典奏鸣曲式结合在一起,有较强的表现力。
纵观莫扎特的交响曲,可看到他并未对交响曲的体裁形式有显著的创新,而是他那一时代风格和成就的综合。在他成熟的交响曲中所具有的感情深度,内在的戏剧性,复杂的结构和丰富的表现力,都大大超过了同时代人,走到了时代前列。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
四、哪位音乐家被誉为“音乐神童”
1、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年1月27日---
2、1791年12月5日)出生于德国神圣罗马帝国时期(现在的奥地利的萨尔兹堡 Salzburg.
3、),是欧洲最伟大的古典音乐作曲家兼演奏家之一,也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
4、莫扎特的全部作品中洋溢着他追求民主自由的思想,并迸发出在巨大社会压力下的明快、乐观情绪。他广泛采用各种乐曲形式,成功的把德、奥、意等国的民族音乐和欧洲的传统音乐有机的联系在一起,赋予它们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完美的形式,为西方音乐的发展开辟了崭新的道路。
5、其创作手法新颖,旋律纯朴优美,织体干净细致,配器注重音色效果,发挥了复调音乐的积极作用,对后世音乐创作产生极大的影响。他在短促的一生中共创作了七十五部作品,留下了《费加罗的婚礼》
6、、《唐璜》、《后宫诱逃》、《魔笛》等著名歌剧,使歌剧成为具有市民特点的新体裁。并作有大量交响曲、协奏曲、钢琴曲和室内乐重奏。
7、莫扎特是一个天分极高的艺术家,在西方音乐史中,他被毫无疑问地公认为是音乐界的旷世奇才。作为古典主义音乐的典范,他对欧洲音乐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莫扎特留下的重要作品总括当时所有的音乐类型。他谱出的协奏曲、交响曲、奏鸣曲、小夜曲、嬉游曲后来成为古典音乐的主要形式。
8、莫扎特创作数量之多、涉及面之广、影响之深远,令无数音乐家难以逾越。启蒙运动与狂飙运动之精神,贯穿于莫扎特的作品,共济会的影响在其作品中留下深深的烙印。其宗教音乐、歌剧、交响曲、钢琴协奏曲等作品被古今中外音乐家视为天籁之音,奉为经典。
9、莫扎特的生命仅延续了35个春秋,但因为他的作品的普世价值、内涵丰富、耐人寻味,所以传奏至今。莫扎特用心灵、生命谱写出的不朽乐章,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时光易逝,迄今与莫扎特的年代已有多年,但他留给世界的美妙音乐任然魅力无穷,滋润着世人的生活,扣动、慰藉着世人的心灵,带给世人难以言传的欢乐和美的感受。
10、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
五、...交响乐之父 指挥之王 乐圣 音乐神童 分别是谁 在哪个国家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年3月21日-1750年7月28日),巴洛克时期的德国作曲家,杰出的管风琴、小提琴、大键琴演奏家,同作曲家亨德尔和泰勒曼齐名。巴赫被普遍认为是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他的创作使用了丰富的德国的音乐风格和娴熟的复调技巧。他的音乐集成了巴洛克音乐风格的精华。并被尊称为西方“现代音乐”之父,也是西方文化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中文名: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外文名: Johann Sebastian Bach
职业:管风琴演奏家、指挥家、作曲家
代表作品:《勃兰登堡协奏曲》,《马太受难曲》,《b小调弥撒曲》等
--------------------------------------------------------------------------------
著名的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伟大的浪漫主义大师,是浪漫主义前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生于匈牙利雷定,六岁起学钢琴,先后是多位钢琴名家的弟子。十六岁定居巴黎。李斯特将钢琴的技巧发展到了无与伦比的程度,极大地丰富了钢琴的表现力,在钢琴上创造了管弦乐的效果,他还首创了背谱演奏法,本人则具有超群的即兴演奏才能,他也因此获得了“钢琴之王”的美称。作曲方面,他主张标题音乐,创造了交响诗体裁,发展了自由转调的手法,为无调性音乐的诞生揭开了序幕,树立了与学院风气、市民风气相对立的浪漫主义原则。他作有《塔索》、《匈牙利》、《前奏曲》、《玛捷帕》、《普罗米修斯》等十三部前奏曲,十九首匈牙利狂想曲,十二首高级练习曲等,大大开拓了钢琴音乐的表现力。
1797年:1月31日出生,在14个兄弟姐妹中排行第12.
1808年:成为维也纳宫廷礼拜堂合唱团团员.
1812年:师从皇家管弦乐团乐长萨里耶利.
1813年:因变声而离开皇家学校,返家从父担任助教,创作第一首交响曲.
1816年:首次举行「舒伯特晚会」.
1822年:著手创作「未完成」交响曲,在仅有的一次嫖妓后染上梅毒.
素有「歌曲之王」之称的舒伯特,一七九七年出生於奥地利维也纳附近郊区的李希塔尔,舒伯特的家人都非常喜欢音乐,他的父亲及两位哥哥更能够演奏提琴即钢琴,所以舒伯特从小就接受父兄的音乐启蒙.到了他九岁的时候,乐器演奏的能力已经远远超过了父兄,所以舒伯特的父亲便请教堂合唱指挥家霍尔采来指导舒伯特.
十一岁时的舒伯特进入了康维特音乐学院就读,从此舒伯特便开始尝试作曲,只要他灵感一来,乐思就源源不断,甚至连上课的时候也不停的写曲,因而课业落后其他学生很多.舒伯特的父亲知道后一气之下竟然将他逐出家门,直到舒伯特的母亲在一八二一年病逝后,父亲才对他有所谅解.
一八一四年舒伯特为李登德大教堂百周年纪念日写了他生平第一首完整的弥撒曲,并且亲自指导首演.结果演出非常成功,连舒伯特的老师萨里耶利有对他赞誉有加,直像别人炫耀这是他学生所写的音乐.舒伯特的名声就在这一次因缘际会下渐渐的被众人所知.
一八一五年是舒伯特创作最丰富的一年了,光是艺术歌曲,就写了一百四十多首,其中包括了不朽的名曲,如「野玫瑰」,「魔王」等.
另外,舒伯特也在这一年完成了他的第三,四首交响曲,两首弥撒取以及其他个式器乐曲.
一八一八年舒伯特辞去了教职,但是尽管舒伯特完成的创作非常的多,但是却一直没有受到音乐界的注意.
舒伯特在最后几年的生命中,虽然创作的量没有像一八一五年那麼多,不过他却写下了不少传世不朽的曲子,其中包括了第九号交响曲,「死与少女」弦乐四重奏,「乐兴之时」钢琴曲,「F小调幻想曲」,连篇歌曲集「美丽的磨坊少女」,「冬之旅」等不朽的杰作.
约瑟夫·海顿(1732一1809)奥地利著名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奠墓者之一。他出身贫困,从小在很艰苦的条件下学习音乐,作曲主要靠自学,成年后长期任乐队队长,至九十年代初,成为当时首屈一指的音乐家。1791、1794年他曾两度赴英,备受欢迎。他主要从事主调音乐的创作,是他确立了“弦乐四重奏”和古典“交响曲”的结构形式,把交响曲固定为四个乐章形式,以完整的交响乐队编制进行配器,为近代交响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一生共创作了一百多部交响曲,其中较著名的交响曲有《告别》、《时钟》、《狩猎》、《惊愕》、《军队》、《伦敦》、《牛顿》等,故他被称作“交响乐之父”。他的音乐语言朴素、简洁、平易近人,感情明朗,乐观。作品不重深刻抒情和戏剧性刻画,而主要是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为题材,常用“说话原则”,进行世态风俗性的表现。他的主要作品还有弦乐四重奏《云雀》等七十六部,清唱剧《创世纪》、《四季》和一些歌剧、歌曲等。他在乐曲的发展中“常用主题活用”的原则,这直接启示看贝多芬动机发展的灵感。
卡拉扬(Herbert Von Karajan赫伯特·冯·卡拉扬,1908-1989)是当代最杰出的指挥家,生于奥地利萨尔茨堡——音乐圣地,莫扎特的故乡。其父从医,是个业余音乐家,曾在莫扎特管弦乐团里演奏单簧管。卡拉扬五岁就掌握了惊人的钢琴演奏技巧,作为“神童”也轰动了萨尔茨堡。
卡拉扬自少年时代学习指挥。1927年在乌尔姆歌剧院初次登台指挥,1934年在亚琛歌剧院任指挥,1938年被选为柏林歌剧院的指挥。1947年担任著名的维也纳爱乐乐团和维也纳爱乐协会乐团指挥;1949年兼任米兰斯卡拉歌剧院常任指挥;1950年又兼任伦敦爱乐乐团常任指挥。1955年任柏林爱乐乐团终身常任指挥,成为名符其实的欧洲音乐总指导。1956年任维也纳国立歌剧院指挥兼萨永茨堡音乐节总指导。此外,他设立了卡拉扬基金会,主持国际指挥比赛;设立音乐研究所等。
卡拉扬的指挥气势宏伟、强调理性,技术精炼,热情洋溢,对乐曲处理细腻精致,与乐队配合得水乳交融,他那惊人准确的指挥技巧与指挥风格深刻地影响了新一代指挥家。他长期指挥的柏林爱乐乐团是世界首屈一指的最高水平乐团,只有维也纳爱乐乐团可与其媲美。
卡拉扬兴趣广泛,对哲学、语言学及最新的科学技术都有深入研究,可谓一位博学的艺术大师。卡拉扬指挥的作品很多,是指挥贝多芬、勃拉姆斯、舒曼、瓦格纳、威尔弟、布鲁克纳和理查·施特劳斯等人作品的出类拔萃人物。由于他指挥录制的CD太多,无法列举。单是指挥柏林爱乐录制贝多芬交响曲全集就有三个版本。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出身于德国波恩的平民家庭,很早就显露了音乐上的才能,八岁便开始登台演出。1792年到维也纳深造,艺术上进步飞快。贝多芬信仰共和,崇尚英雄,创作了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如交响曲《英雄》、《命运》;序曲《哀格蒙特》;钢琴奏鸣曲《悲怆》、《月光》、《暴风雨》、《热情》等等。一生坎坷,没有建立家庭。二十六岁开始耳聋,晚年全聋,只能通过谈话册与人交谈。但孤寂的生活并没有使他沉默和隐退,在一切进步思想都遭禁止的封建复辟年代里,依然坚守自由、平等”的政治信念,通过言论和作品,为共和理想奋臂呐喊,写下不朽名作《第九交响曲》。他的作品受十八世纪启蒙运动和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影响,个性鲜明,较前人有很大的发展。在音乐表现上,他几乎涉及当时所有的音乐体裁;大大提高了钢琴的表现力,使之获得交响性的戏剧效果;又使交响曲成为直接反映社会变革的重要音乐形式。贝多芬集古典音乐的大成,同时开辟了浪漫时期音乐的道路,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尊称为乐圣”
Mozart 1780 Johann Nepomuk della Croce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1791) 1756年1月27日生于奥地利萨尔茨堡粮食街9号,1791年12月5日卒于维也纳,终年36岁。奥地利作曲家,欧洲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作为古典主义音乐的典范,他对欧洲音乐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莫扎特一共创作了22部歌剧、41部交响乐、42部协奏曲、一部安魂曲以及奏鸣曲、室内乐、宗教音乐和歌曲等作品。莫扎特是钢琴协奏曲的奠基人,作有29部加K.107三首钢琴协奏曲,他对于欧洲器乐协奏曲的发展同样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歌剧是莫扎特创作的主流,他与格鲁克(Gluck)、瓦格纳(Wagner)和威尔第(Verdi)一样,是欧洲歌剧史上四大巨子之一。他又与海顿、贝多芬一起为欧洲交响乐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另外,他的《安魂曲》也成为宗教音乐中难能可贵的一部杰作。作为18世纪末时的欧洲作曲家,莫扎特的音乐深刻地反映了这个时代的精神,尤其是体现在歌剧作品中的市民阶层的思想,无疑在当时具有进步的意义。莫扎特赋予音乐以歌唱优美欢乐性,然而,其中又深合着悲伤,这正反映了莫扎特时代知识分子的命运。
音乐神童的作品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号称音乐神童的是谁、音乐神童的作品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