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的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郑州黄河大桥自行车可以上桥吗和郑州黄河公路大桥介绍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分享郑州黄河大桥自行车可以上桥吗以及郑州黄河公路大桥介绍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郑州黄河公路大桥介绍
郑州黄河公路大桥是国道北京至深圳,省道郑州至滑县,郑州至常平路线的枢纽,南起郑州市花园口,离市区约10公里,北抵新乡市原阳县桥北刘奄村,全长5549.86米,是连接郑州与新乡的重要枢纽,也是河南省内跨越黄河的重要快速通道。是目前全国最长的公路桥梁,国道南北交通大通道跨越母亲河的特大桥。2012年10月8日零点起,郑州黄河公路大桥取消收费,永久免费。但是,货车在维修期间禁止通行,正常情况下,2.7米以上含2.7米、3轴以上含3轴货车禁止通行。
郑州黄河公路大桥是国道G107线北京-深圳,省道是郑州至滑县,郑州至常平路线的枢纽,南起郑州市花园口风景名胜区,离市区约15公里左右,北抵新乡市原阳县桥北刘奄村附近道路,全长5549.86米,是连接郑州与新乡的重要枢纽,也是河南省内跨越黄河的重要捷径快速通道。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公路桥梁之一,国道南北交通大通道跨越母亲河的特大桥面。
郑州黄河公路大桥南接郑花公路(郑州花园口大道),北连郑新公路,是京广公路干线上的咽喉。郑州黄河公路大桥是国道G107北京至深圳,省道郑州至滑县,郑州至常平路线的枢纽,国道南北交通大通道跨越母亲河的特大桥面。
郑州黄河公路大桥于1984年7月开工,1986年9月竣工。该桥于1987年被评为河南省优质工程,1988年被评为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
党和国家领导人一直对该桥建设极为重视,彭真、李鹏等先后到施工现场视察过,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了“郑州黄河公路大桥”桥名,大桥建成后对促进中原地区经济发展,提高黄河南北运输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郑州黄河公路大桥南接郑花公路,北连郑新公路,是京广公路干线上的咽喉。1984年7月5日开工,1986年9月17日竣工,10月1日正式通车。按设计竣工日期提前1年零9个月。经国家鉴定验收完全符合设计要求,被评为优质工程。整个大桥设计流量(三百年一遇)为36000立方米/秒,相应水位94.78米(黄海高程)。核算流量,黄河花园口防洪标准46000立方米/秒,相应水位95.47米。正桥面总宽18.5米,行车道宽16米,两侧人行道宽各1米。南引桥面宽19.5米,行车道宽16米,两侧人行道宽各1.5米。桥型上部构造为预应力混凝土筒支梁,桥面每140~250米设一伸缩缝,以伸缩缝为分界线,计25联。下部构造为钻孔灌柱桩基础,框架式桥台,双柱式桥墩。桥孔布局137孔。全桥共圬工体积为14万多平方米。因大桥地处郑州黄河处,故名“郑州黄河公路大桥。”
郑州黄河公路大桥的建成通车,从根本上解决了郑州黄河公路老桥长年堵塞的严重问题,使行人车辆畅通无阻。这不仅对黄河两岸的工业、农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及社会交往起到极大的作用,而且对促进祖国南北的京广干线公路运输,也会发生重要的影响。
根据2008年2月国家审计署办公厅公布的一份名为《18个省市收费公路建设运营管理情况审计调查结果》2号公告,郑州黄河大桥总投资为1.78亿元,其中银行贷款7100万元,该贷款已于1996年通过收费全部还清。但截至2012年1月,过往车辆根据型号不同被分别收取10元/次-80元/次不等的通行费,位于该大桥南端的一个通行收费公示板显示,郑州黄河大桥的收费起止日期为:2000年12月28日至2020年12月27日。
根据国务院2004年颁布的《收费公路管理条例》有关规定,若该公路为政府还贷公路,那么如果其在批准的收费期限届满前已经还清贷款、还清有偿集资的,必须终止收费,郑州黄河公路大桥早在1996年便已还清贷款,必须停止收费。
2011年上半年,郑州黄河大桥为中原高速贡献了近1.3亿元的通行费收入,之前的2010年,则贡献了高达2.4亿元的收入。统计发现,自1997年以来,中原高速至今已收费高达16亿元之多。而如果以2010年的数据计算,该大桥还能在以后的时限内继续收费高达24亿元。
关于郑州黄河公路大桥的收费问题,包括交通部、河南省发展计划委员会、河南省财政厅、河南省交通厅等诸多部门均对其有明文规定,因此,虽然民间对取消该桥收费呼声颇高,但由于该桥收费“并不违规”。河南省交通运输厅对于郑州黄河公路大桥之所以很难被取消收费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如果取消该桥收费,将很可能对该桥造成巨大交通压力,甚至出现拥堵、堵塞等局面,难以通行,还会使该桥迅速沦落为危桥。
从2012年10月7日河南省收费公路专项清理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自2012年10月8日零时起,郑州黄河公路大桥终止收取通行费,这意味着两岸的交流将更加便捷。同时,河南省交通厅等部门将对行驶郑州黄河公路大桥的3轴以上(含3轴)大型载货车辆实行分流绕道行驶。
更多关于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
二、郑州黄河上有几座大桥
郑州黄河上有十座大桥。郑州黄河大桥是指在郑州地段内横跨黄河两岸的大桥,已建成和在建的郑州大桥共有10座,包括新、旧两座黄河铁路大桥、郑州黄河公路大桥、刘江黄河大桥、郑新黄河大桥、南河渡黄河大桥、桃花峪黄河大桥、焦作黄河大桥、官渡黄河大桥和河洛黄河大桥。
三、京广铁路郑州黄河铁路桥介绍
京广铁路郑州黄河铁路桥在中国河南省郑州市以北约30公里处跨越黄河的铁路桥,是京广铁路线上重要桥梁之一。
郑州黄河铁路大桥原有新、旧两座。1987年郑州“黄河第一铁路桥”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旧桥原名平汉铁路郑州黄河大桥,是黄河上修建的第一座铁路桥,修建于1903年9月(清光绪二十九年),1906年4月1日通车,全长3015米。
从1960年4月建成通车到2014年5月16日退役,这座横跨黄河、服役54年的大桥将退出历史舞台,将连通黄河的重任交给新的郑焦城际铁路黄河大桥。
郑州黄河铁路桥全长3015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最长的桥。旧桥建成时共有102孔,深槽部分有跨长31.5米的半穿式钢桁梁50孔,其中26孔位于北端,24孔位于南端,中间浅滩部分有跨长21.5米的上承钢板梁52孔。桥梁基础用内径30厘米、外径35厘米、下端带有直径120厘米螺旋翼的铸钢管桩,但入土较浅,桥墩受冲刷甚剧,依靠抛投大量片石防护,勉强维持行车。这座桥在战争中也屡遭破坏,位于桥南北两端的第1个桥孔在修复时填塞,所以,今日所见旧桥只有桥孔100个,桥的全长为2951米。新桥建成通车后,这座旧桥即转为备用。1969年10月在旧桥桥面上加铺了钢筋混凝土板,可以定时单向放行汽车,方便了公路交通。
新郑州黄河铁路桥为双线铁路桥,位于旧桥下游,同旧桥的两端分别相距500米和375米。它于1958年5月14日开工,1960年4月20日竣工通车。新桥全长为2889.8米,分71跨,每跨长40米。双线共用142孔上承钢板梁,从两岸用悬臂式架桥机整孔吊装架设。桥梁墩台和基础均采用两根直径为3.6米的钢筋混凝土管柱,入土深度约30米。墩台直接建筑在管柱上,顶部有横梁相连,形成门式刚构。全桥钢梁总重达12943吨,混凝土用量为60730立方米。
新郑州黄河铁路桥南端原有16孔钢梁位于2.5‰的坡道上,其余为平坡。运营以后,发现河床因淤积而水面逐年升高。为了改善桥下净空,1976年将坡道上的钢梁抬平。此外,为了减少傍岸环流冲刷对桥的北端各墩的影响,1978年、1979年在桥的北端0号台至 7号墩范围内的上游60米和100米处,加设了由直径1.0米钢筋混凝土钻孔桩组成的桩排,借以消能,缓和水势。
一笼笼用铁丝捆扎的石块在抛投手的奋力推动下,从一台台固定或能移动的铁架小车上掉入黄河,滚落在桥墩的前方,河面上顿时飞溅起几米高的水柱,这叫做“抛石”。以后,这一幕再也难以看见了。
京广铁路郑州黄河大桥在建设伊始,由于当时的建桥技术和地理条件限制,大桥桥墩入土深度只有30米,基础较浅,每年汛期,河床冲刷对大桥的安全造成影响。担负大桥养护维修任务的郑州铁路局郑州桥工段黄河桥梁车间都会启动黄河铁路大桥度汛抛石,截至去年已有23年历史。
郑州黄河桥有新、旧两座。旧桥为单线铁路桥,于1903年9月开工,1905年(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1月15日竣工,1906年4月1日通车,是黄河上修建的第一座铁路桥。这座桥由比利时的一家工程公司承建。
当时,桥址选定后,清政府先后聘请德国、美国和意大利等国工程师进行了现场查勘,但最后承建的是一家比利时的工程公司。大概是缺乏对黄河沿岸地质的考察,或者受困于当时建桥技术,比利时的公司把桥墩建筑在淤泥里,而非岩石层上,导致桥梁不够稳固,埋下后患。
但无论如何,在100多年前,就彼时的建造技术而言,这座桥在历史上地位显赫,堪称“中国铁路大桥之母”,是中国第一座横跨黄河南北的钢结构铁路大桥,也是新中国成立以前最长的桥。1952年10月31日,毛泽东视察黄河时,登上邙山头俯视黄河大桥,并发出“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号召。
新中国成立后,1954年2月,黄河铁路大桥的建造再次被提上日程,并开始设计;1957年,被纳入“二五”计划,1960年4月竣工通车。京广铁路郑州黄河大桥,1958年5月14日开工,1960年4月20日竣工通车,全长为2889.8米,当时设计最高时速80公里。站在黄河桥头,每隔三四分钟,就能看见一趟列车经过。呼隆呼隆的鸣笛声,像一首旋律简单的乐曲,一天通行240趟列车,成千上万的旅客从遥远的地方,经过这里,再被送往遥远的地方。郑州这座城市也因此成为“中国铁路心脏”和“中国交通十字路口”,经济得以飞速发展。
纵然地位显赫,但战争和灾害从来没有轻饶过它。多年的动荡和战争,加剧了它的衰败。1958年7月,黄河中下游发生特大洪峰,黄河铁路桥不堪冲击,遭受重创,导致京广线断线。当年7月28日和8月5日,周恩来两次到黄河大桥视察抗洪工作。但满身疮痍的大桥随后被鉴定为“不再适合通行火车”,改造为单行道公路桥。也就在这一年,就在旧桥约500米远的距离,新的京广铁路黄河大桥正在拔地而起。
从1948年限速5公里,到1950年5月限速提升到15公里。尽管新中国成立后对旧桥进行了5次加固与改造,但旧桥已远远不能满足运输需要。历史进步的车轮滚滚向前,1987年,102孔的旧桥只留下5孔桥墩作为文物保存在原址上,郑州“黄河第一铁路桥”最终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2014年5月16日,京广铁路郑州黄河大桥也要退休了,长江后浪推前浪,浮事新人换旧人。1960年,旧桥退居二线,新桥呱呱坠地,京广铁路郑州黄河大桥,接过旧桥的重担,担起黄河天堑变通途的责任。
京广铁路郑州黄河大桥退役后,位于下游百余米的郑焦城际黄河大桥将继续接过贯通京广线的重担。
新建郑焦城际黄河大桥是郑焦城际铁路和改建京广铁路跨越黄河的共用四线铁路特大桥。大桥郑焦城际线部分全长9.63公里,设计时速为250公里;京广线部分全长11.28公里,设计时速为160公里。2010年10月15日开工建设, 2013年4月9日主桥顺利贯通。
在郑焦城际铁路黄河大桥上,有两条线是给郑焦城际铁路预留的。郑焦城际铁路长约78公里,新建线路约68公里,设计时速为250公里,届时,从郑州到焦作旅行时间只需半个多小时。
更多关于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
关于郑州黄河大桥自行车可以上桥吗和郑州黄河公路大桥介绍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