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大家好,如果您还对渗出液漏出液鉴别3标准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渗出液漏出液鉴别3标准的知识,包括渗出液和漏出液的定义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渗出液和漏出液的区别是什么
漏出液:以白蛋白为主,球蛋白比例低于血浆。
渗出液:急性感染以中性粒细胞为主;慢性以淋巴细胞为主。
漏出液多为淡黄色,渗出液常呈深黄色,但因病因不同,可呈其它颜色。抽出胸液呈红色时,必须鉴别真性、假性血性胸液。胸腔穿刺时如引起血管创伤出血,500ml胸液中混入1ml鲜血就可以出现假性血性胸液。
连续抽吸胸液分装若干试管,血色程度前后有显著差别者即为假性血性胸液;反之,即使是血性胸液,但先后变化不明显,且不凝固者,则为真性血性胸液。
真性血性胸液应测定其红细胞比积(Hct),如大于50%的周围血红细胞比积,则为血胸;如胸液红细胞比积小于1%,则无明确意义;血性胸液通常提示:恶性肿瘤、肺栓塞或创伤。
通过闻胸腔积液的气味,有时可发现:
①积液如有腐臭味,很可能为脓胸,且多为厌氧菌感染;
②积液有尿味,可能为"尿液胸(urinothorax)",需测定胸液中肌酐水平,此时,胸液肌酐水平常高于血清肌酐水平。
漏出液多为清晰透明,渗出液因含有大量细胞、细菌而呈不同程度的混浊,乳糜液因含有大量脂肪也呈混浊外观。如胸液混浊,呈牛奶样或是血性,都应离心后检查其上清液。如上清液透明,则为细胞或细胞碎片导致胸液混浊。
反之,如离心后上清液仍混浊,其原因为积液中脂类含量过高,胸液可能为乳糜胸或假性乳糜胸。乳糜胸多由肿瘤(特别是淋巴瘤),创伤及一些特发性原因引起,胸液出现时间不长,其特征为积液的甘油三酯水平增加(>110mg/dl);假性乳糜胸患者,胸液多已存在数年,为胆固醇水平增加(200mg/dl),且常有胆固醇晶体,其甘油三酯水平通常很低。
①血浆渗透压降低,如肝硬化、肾病综合征、重度营养不良性贫血;
②血管内压力增高,如慢性心功能不全;
③淋巴管梗阻,如丝虫病肿瘤压迫等。
渗出液是炎性积液,常见于细菌感染等。
二、病理学渗出液和漏出液区别
1、人体的胸腔、腹腔关节腔等统称为浆膜腔。正常情况下腔内含有少量起润滑作用的液体。当病理情况时腔内液体增多,发生积液,称为浆膜腔积液。按积液的性质分为漏出液和渗出液。
2、漏出液是非炎性积液,是由于:①血浆渗透压降低,如肝硬化、肾病综合征、重度营养不良性贫血;②血管内压力增高,如慢性心功能不全;③淋巴管梗阻,如丝虫病肿瘤压迫等。渗出液是炎性积液,常见于细菌感染。
3、漏出液外观多为淡黄色、稀薄、透明状。漏出液颜色不一,多混浊。漏出液比重常小于1.018,漏出液一般不会自行凝结。粘蛋白试验(李氏试验)为阴性。非炎性的漏出液中细胞数量少,常少于300个μl。漏出液为非炎症因素所致。
4、渗出液外观多为深黄色浑浊、血性、脓性;比重常大于1.020。渗出液由于含有纤维蛋白原和组织、细胞破坏放出的凝血活酶,易凝结。粘蛋白定性检查,浆膜上皮细胞在炎性反应刺激下使粘蛋白分泌增加,所以渗出液中粘蛋白试验为阳性。显微镜检查,炎性的渗出液中细胞数量多,常大于500个μ1。渗出液多为炎症性因素所致。
5、漏出液多为单纯血液循环障碍引起。
三、怎样区别漏出液与渗出液
漏出液:以白蛋白为主,球蛋白比例低于血浆。
渗出液:急性感染以中性粒细胞为主;慢性以淋巴细胞为主。
漏出液多为淡黄色,渗出液常呈深黄色,但因病因不同,可呈其它颜色。抽出胸液呈红色时,必须鉴别真性、假性血性胸液。胸腔穿刺时如引起血管创伤出血,500ml胸液中混入1ml鲜血就可以出现假性血性胸液。
连续抽吸胸液分装若干试管,血色程度前后有显著差别者即为假性血性胸液;反之,即使是血性胸液,但先后变化不明显,且不凝固者,则为真性血性胸液。
真性血性胸液应测定其红细胞比积(Hct),如大于50%的周围血红细胞比积,则为血胸;如胸液红细胞比积小于1%,则无明确意义;血性胸液通常提示:恶性肿瘤、肺栓塞或创伤。
通过闻胸腔积液的气味,有时可发现:
①积液如有腐臭味,很可能为脓胸,且多为厌氧菌感染;
②积液有尿味,可能为"尿液胸(urinothorax)",需测定胸液中肌酐水平,此时,胸液肌酐水平常高于血清肌酐水平。
漏出液多为清晰透明,渗出液因含有大量细胞、细菌而呈不同程度的混浊,乳糜液因含有大量脂肪也呈混浊外观。如胸液混浊,呈牛奶样或是血性,都应离心后检查其上清液。如上清液透明,则为细胞或细胞碎片导致胸液混浊。
反之,如离心后上清液仍混浊,其原因为积液中脂类含量过高,胸液可能为乳糜胸或假性乳糜胸。乳糜胸多由肿瘤(特别是淋巴瘤),创伤及一些特发性原因引起,胸液出现时间不长,其特征为积液的甘油三酯水平增加(>110mg/dl);假性乳糜胸患者,胸液多已存在数年,为胆固醇水平增加(200mg/dl),且常有胆固醇晶体,其甘油三酯水平通常很低。
①血浆渗透压降低,如肝硬化、肾病综合征、重度营养不良性贫血;
②血管内压力增高,如慢性心功能不全;
③淋巴管梗阻,如丝虫病肿瘤压迫等。
渗出液是炎性积液,常见于细菌感染等。
四、渗出液和漏出液有什么区别
渗出液:非炎症所致(由血浆渗透压、心力衰竭、肝硬化、静脉瘀血等引起)。
漏出液:炎性积液:炎症性或肿瘤、化学或物理性刺激(由感染、恶性肿瘤、外伤、变态反应性疾病、结缔组织病等引起)。
渗出液:透明,淡黄色,不能自凝。
漏出液:呈透明或浑浊,脓性或血色,可自凝。(1、黄色:化脓性细菌感染;2、乳白色:丝虫病、淋巴结结核及肿瘤等;3、绿色:铜绿假单胞菌感染;4、黑色:胸膜曲霉菌感染)。
渗出液:以淋巴细胞为主,偶见间皮细胞,单个核细胞>50%。
漏出液:炎症早期以中性粒细胞为王,慢性期以淋巴细胞为主,恶性积液以淋巴细胞为主。(1、淋巴细胞增多:慢性炎症;2、中性粒细胞增多:急性炎症;3、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过敏状态及寄生虫感染;4、大量红细胞:出血肿瘤、结核;5、少量红细胞:穿刺损伤6、肿瘤细胞:恶性肿瘤)。
漏出液:>200u/L,如>500u/L提示癌性。
若胸水中蛋白质浓度在25-35g/L者,符合以下任何1条可诊断渗出液。
1、胸腔积液/血清蛋白比例>0.5;
2、胸腔积液/血清LDH比例〉0.6;
3、胸腔积液LDH水平大于血清正常高值的三分之二。摘自内科学第7版P114。
渗出液(exudate),外观多为深黄色浑浊、血性、脓性的液体,比重常大于1.018。渗出液由于含有纤维蛋白原和组织、细胞破坏放出的凝血活酶,易凝结。
正常情况下腔内含有少量起润滑作用的液体。当病理情况时腔内液体增多,发生积液,称为浆膜腔积液。按积液的性质分为漏出液和渗出液。
人体的胸腔、腹腔关节腔等统称为浆膜腔。正常情况下腔内含有少量起润滑作用的液体。当病理情况时腔内液体增多,发生积液,称为浆膜腔积液。按积液的性质分为漏出液和渗出液。
①血浆渗透压降低,如肝硬化、肾病综合征、重度营养不良性贫血;
②血管内压力增高,如慢性心功能不全;
③淋巴管梗阻,如丝虫病肿瘤压迫等。
渗出液是炎性积液,常见于细菌感染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渗出液百度百科-漏出液
五、渗出液和漏出液的定义
渗出液:炎症时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导致从血管内渗出到血管外的含大量蛋白质的液体;
漏出液:非炎症原因导致血管内漏出到血管外的蛋白含量低的淡黄色浆液性液体。
漏出液和渗出液的区别:人体发生浆膜腔积液时,按积液的性质可分为漏出液和渗出液。漏出液是非炎性积液,是由于:
①血浆渗透压降低,如肝硬化、肾病综合征、重度营养不良性贫血;
②血管内压力增高,如慢性心功能不全;
③淋巴管梗阻,如丝虫病肿瘤压迫等引起。渗出液是炎性积液,常见于细菌感染。漏出液外观多为淡黄色、稀薄、透明状,比重常小于1.018,漏出液一般不会自行凝结。粘蛋白试验为阴性。非炎性的漏出液中细胞数量少,常少于300个μl。漏出液为非炎症因素所致。渗出液外观多为深黄色浑浊、血性、脓性;比重常大于1.020,易凝结。粘蛋白试验为阳性。显微镜检查,炎性的渗出液中细胞数量多,常大于500个μ1。渗出液多为炎症性因素所致。
参考资料:中国网(健康栏)中国网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