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读者文摘精选100篇(读者和读者文摘是一回事么)

英语读者文摘精选100篇(读者和读者文摘是一回事么)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英语读者文摘精选100篇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英语读者文摘精选100篇以及读者和读者文摘是一回事么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德威特·华莱士是怎样创办《读者文摘》的
  2. 美国的《读者文摘》有中文版的吗
  3. 读者和读者文摘是一回事么
  4. 读者与读者文摘有区别吗

一、德威特·华莱士是怎样创办《读者文摘》的

袖珍杂志发行受挫并未使华莱士灰心丧气。他在1921年索性辞去西屋电气公司的工作,全力以赴地为筹备文摘式的新杂志而奔走。他的计划还得到了未婚妻莱拉·艾奇逊的热情支持。他从朋友那里借得5000美元做资本,在纽约格林威治村租了一家非法酒店的地下室,成立了《读者文摘》公司,并且着手剪辑、删节文章,然后油印出来。1921年发出征订单。不久,他们蜜月归来时,收到了1500份同意订阅的回执。1922年2月,第一期《读者文摘》正式出版。

新问世的《读者文摘》是一种书籍式的月刊,外观小巧别致。华莱士夫妇本想使《读者文摘》成为一份女性杂志,但很快就改变了他们的主意,把男性读者也作为其对象。在谈到该刊的编辑方针时,华莱士称其选稿有三项标准:第一是“适用性”,即每篇文章要与读者有关;第二是“持久的兴趣”,即这些文章在一年后读者仍觉得有一读的价值,并感到有兴味;第三是“建设性”,即它提倡乐观和进取精神。《读者文摘》在创刊后的相当长的时间里,由华莱士夫人初选文稿,而华莱士本人除掌握编辑部全面工作外,还承担了大部分的删节任务。1929年时,《读者文摘》有了21.6万个订户,收入超过60万美元。随着发行量上升,该刊工作人员逐渐增加,但1936年前其职员多为业余者,而且其中只有两名曾在杂志界服务过。第一位加入《读者文摘》的职业编辑是曾在《北美评论》编辑部工作过的肯尼思·W·佩恩。另一名是曾任《大众科学》发行人的艾伯特·L·缅科尔,他在办刊上给了华莱士许多宝贵意见,并于1939年出任了《读者文摘》的总经理。华莱士定期考核工作人员,成绩优良者受奖励,不称职者常被解雇。华莱士主持下的《读者文摘》不允许职工的亲属在该刊工作。

华莱士从创办时起,对《读者文摘》的文字质量方面便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有的稿件内容可取,但文字低劣,他也坚决不用。这成了《读者文摘》的传统。后来爱德华·T·汤普森主管该刊编辑业务时,也以此精神要求它的编辑与作者,要他们充分了解杂志的读者对象,为《读者文摘》写稿编稿,不但在内容上应切合读者水准,而且文字也要通俗易懂,避免使用难懂的方言和行话。该刊反复强调,表达上要简明扼要,一针见血,反对拖泥带水和陈词滥调。《读者文摘》由于在语言上的刻意追求,因而它所载的一些文章,被美国很多学校选为英语教材。

华莱士的《读者文摘》稿源丰富。该刊编辑人员经常浏览的期刊在500种以上,每年至少还要阅览包括原稿在内的1000多部著作,以便从中物色到可供选用的文稿。为了吸引读者投稿,《读者文摘》设立了诸如《个人一瞥》、《生活在美国》等专栏,为它撰稿的读者遍及于社会各阶层。此外,还有20名社会名流、教授、专家担任《读者文摘》的巡回编辑,为它到世界各地采访、撰写世界政治、经济方面的调查报告。随着该刊销量增长,华莱士支付的稿酬也较一般报刊为丰厚。最初,他为刊登一篇文章约付100美元稿费;到他逝世前一年,即1980年,为《读者文摘》撰写的文章,最低每篇为2600美元,被转载的稿件,原作者及原载该文的杂志,每页(32开)至少各获450美元。

华莱士的《读者文摘》的销量不断增加。1933年,其销量为100万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该刊销量由400万册增至900万册;1980年更猛增至2800万册。

1938年,《读者文摘》在英国发行第一个海外版,此后它的国外版不断出现,80年代时每月以16种语言和40个版本,在163个国家和地区同1亿以上读者见面。在亚洲《读者文摘》发行5个版本,即亚洲英文版、中文版、韩国版及印度英文版。亚洲英文版发行33万册,是亚洲最畅销的英文杂志。中文版创刊于1965年,发行约25万册,主要发行于港、台及南洋华侨居住地。

华莱士夫妇初创《读者文摘》时,决定了刊物不登载广告的原则,此后30年中也一直坚持这项规定。1954年,该刊出现了50万美元赤字,并预测次年将亏损更多。在此情况下,华莱士在《读者文摘》上提出两种方案,征询读者意见:一、杂志不提价而刊登广告;二、不登广告而提高售价。结果80%左右读者同意刊登广告而维持原订价(0.35美元)。于是该刊决定从1955年起接受广告,消息传出后,广告社和广告户蜂拥而至,不到半个月,收到了要求刊出1107页的广告申请单,相当于它原订第一年刊出广告数的3倍。头10年(1955~1984年)共获广告费3.51亿美元。从1979年起,他又打破了不刊登酒类广告的惯例。

华莱士后来将《读者文摘》编辑部迁至纽约以北20公里的普莱桑特维尔。总部的电子计算机,储存着数千万个读者的情况,它们是该刊与世界各地读者保持联系和推销出版物的宝贵资料。为了保证其准确性,他们每周对读者名单进行两次核对与补充。

自1950年起,华莱士又在《读者文摘》之外,出版了《读者文摘书摘本》,每年出5卷,在国内外全年总销量也超过1000万册。

华莱士于1981年3月去世,享年91岁。这时,他创建的《读者文摘》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庞大企业。它及其所属机构,每年总收入已达8亿美元左右,这个数字使其名列于美国500家大企业的中间地位。

二、美国的《读者文摘》有中文版的吗

中国的和他没有任何关系(要说也是模仿关系)

原来读者也叫读者文摘,后来被告了,只好改称读者。

--------------------------------------------------------------------------------

《读者文摘》由一对美国夫妇所创办,每月以英、法、德、西、俄等十多种文字版本向世界各地发行,中文版于1965年创刊,由读者文摘远东有限公司出版,内容与美国版不同,以刊载政治经济文章、科技知识、奇情故事、温情小说、幽默小品为主,以知识阶层为主要读者对象。该刊办事处分设香港、台湾、以及新、马等地。该刊为三十二开本,每期一百五十多页

发行:香港、澳门、台湾地区以及东南亚华埠。

主要栏目:《书摘》、《开怀篇》、《各地珍闻》、《亚洲科技信息》、《浮世绘》、《科学新知》、《珠玑集》、《小说》等。

================================

英文版比较方便,网上就可以搞定:

1.在网上订购的话,可以找比较专业的店,信誉会比较好。

这是沃德视野,可以订购很多国内外杂志,信誉很好.

2.你也可以在网上订阅Reader's Digest的电子邮件版,这个是Reader's Digest的官网电子邮件订阅系统,也是免费的,非常方便。

3.在订购到之前,可以去Reader's Digest的官方网站上去看,内容非常多,够看的了,而且免费。

三、读者和读者文摘是一回事么

1、1982年初,美国《读者文摘》来函指出:甘肃人民出版社使用《读者文摘》中文名是不正当的,不符合国际版权协定。中美两家《读者文摘》长达数年的版权之争从此开始。从1990年开始,中美两家《读者文摘》的版权之争再次升级。1992年美国《读者文摘》委托律师致函中国《读者文摘》,要求停止使用中文商标《读者文摘》。后为化解与美国《读者文摘》发生的版权纠纷,1993年3月号《读者文摘》刊登征名启事,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共收到应征信十万多封。信中提到新名有:读者、读友、读者之家、谈天说地、共享等等。最后使用了《读者》一名。1993年第七期,《读者文摘》正式改名为《读者》。

2、链接:提取码: kf29

四、读者与读者文摘有区别吗

1、1982年初,美国《读者文摘》来函指出:甘肃人民出版社使用《读者文摘》中文名是不正当的,不符合国际版权协定。中美两家《读者文摘》长达数年的版权之争从此开始。从1990年开始,中美两家《读者文摘》的版权之争再次升级。1992年美国《读者文摘》委托律师致函中国《读者文摘》,要求停止使用中文商标《读者文摘》。后为化解与美国《读者文摘》发生的版权纠纷,1993年3月号《读者文摘》刊登征名启事,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共收到应征信十万多封。信中提到新名有:读者、读友、读者之家、谈天说地、共享等等。最后使用了《读者》一名。1993年第七期,《读者文摘》正式改名为《读者》。

2、链接:提取码: kf29

OK,小编就写到这里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