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找次品教学设计一等奖课件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五年级下册数学数学广角找次品问题的公式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找次品教学设计一等奖课件和五年级下册数学数学广角找次品问题的公式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五年级下册数学数学广角找次品问题的公式
若知道次品轻重,那次数就为n,则最多可找出n的三次方的东西。
求次品的问题,其规律是:先分成三等份(当零件个数是三的倍数时),依次再分。当零件个数是3的一次方时,需称一次;
当零件个数是3的二次方时,需二次;当小于或等于3的三次方时,需三次;依次类推.......如:19个模样完全一样的零件,其中一个是较轻的次品,用没有砝码的天平至少几次才能保证找出次品:
9-1=8,16-4=12,25-9=16,36-16=20,49-25=24。
1,2,4,7,11,16,(22),(29),——相差为:1,2,3,4,5,6,…
2,5,10,17,26,(37),(50),——相差为:3,5,7,9,…
0,3,8,15,24,(35),(48),——相差为:3,5,7,9,…
找规律的类型简直数不清。有的是所给数字间有规律,有的是隔一个数字间有规律。还有的是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差呈某种规律。规律可能有同加同减同乘一个数或一个数列,或者平方。
二、《数学广角之找次品2》教案
数学广角找次品(教材第112页的内容及第113~114页练习二十七第2~6题)
1、知识与能力:通过观察、猜测、试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优化思想。
2、过程与方法: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数学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探索和创新精神。
通过观察、猜测、试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优化思想。
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了解天平的工作原理后,会正确使用天平解决问题。
(1)出示教材第112例2:9个零件里有1个是次品(次品重一些),假如用天平称,至少称几次就保证一定能找出次品?
(2)独立思考。老师鼓励学生大胆假想,积极发言。
(1)引导学生探索利用天平找次品的方法,大家猜猜,怎样利用天平找出零件里的次品?
利用推理:把9个零件分成3份,每份分别是3个,3个,3个。天平两边各放3个,天平平衡,则次品在另3个零件中,再从3个中拿出2个,在天平两端各放1个,天平平衡,剩下一个零件是次品;如果第一次称量中,天平不平衡,次品零件在重的3个当中,拿出其中两个,在天平两端各放一个。如果平衡,则剩下一个是次品,如果不平衡,则重的那个是次品。
学生在小组中讨论交流,共同完成。
2.完成教材第113~114页练习二十七的第2~6题。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稍复杂的找次品问题,你收获是什么?
三、小学5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广角不知轻重找次品怎么找
方法:假设有三个物体,分别是ABC,用天平先称量AB,如果AB相同,则C是残次品,如果不同,则轻的是残次品。
质量标准对产品的结构、规格、质量、检验方法所作的技术规定。按照《标准化法》和《产品质量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我国的标准体系由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等构成,同时采用和转化使用国际标准。
对企业来说,为了使生产经营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则从原材料进厂,一直到产品销售等各个环节,都必须有相应标准作保证。它不但包括各种技术标准,而且还包括管理标准以确保各项活动的协调进行。
1、基础标准:是标准化工作的基础,是制订产品标准和其他标准的依据。常用的基础标准主要有:
通用科学技术语言标准;精度与互换性标准;结构要素标准;实现产品系列化和保证配套关系的标准;材料方面的标准等。
2、产品标准:是指对产品质量和规格等方面所作的统一规定,它是衡量产品质量的依据。
四、数学广角——找次品
优化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可有效地分析和解决问题。本单元主要以“找次品”这一操作活动为载体,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试验等方式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归纳、推理的方法体会运用优化策略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1.通过观察、猜测、试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2.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通过挑次品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本单元内容的活动性和操作性比较强,大都可以采取学生动手实践、小组讨论、探究的方式教学。实际教学时,可先多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充分地操作、试验、讨论、研究,找到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在活动中出现的一些共性的问题,教师可集中解决,如有的学生在称的次数少于至少能保证找出次品的次数时,就找出了次品,这时教师应提醒学生把所有的可能性都考虑进去。活动完成后,教师可要求学生分组汇报结果,并在黑板或屏幕上一一展示,让学生感受到同一问题却有多种解决方案,同时也为后面寻求最优的解决策略打下了研究、分析的基础。
1、能借助纸笔对“找次品”问题进行分析,归纳出解决这类问题的最优策略,经历由多样到优化的思维过程。
2、通过观察、猜测、试验、推理等方式,感受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3、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能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重难点重点:经历观察、猜测、试验、推理的思维过程,归纳出解决“找次品”问题的最优策略。
难点:脱离实物,借助纸笔帮助分析“找次品”的问题
2、(教材第112页例1)有3瓶钙片,其中1瓶少了3片(次品),你能设法把它找出来吗?
3、想一想:不实际称,你们能利用天平平衡的原理表示找次品的过程吗?
平 衡,( )是次品(填数字)
不平衡,( )是次品(填轻重)
我发现:需要称( )次
1、在小组内交流独立自主学习的内容,派代表在全班汇报交流。
如果待测物品数量为9个,有一个是次品(次品重一些),用天平称,至少称几次就保证一定能找出来?(教材第113页例2)
议一议:“至少称几次就保证……”是什么意思?
(2)小组活动,按照你们讨论的方法将大家摆或画的情况填入下表。
每次每边放的个数分成的份数要称的次数
(3)观察完成的表格,你发现了什么?
思考:“分成的份数”、分的方法与找出次品所要称的次数有什么关系?
怎样分找出次品需要称的次数最少?这种分法有什么特点?
(4)思考:用你发现的方法找出10个,11个零件中的一个次品,能否保证找出次品的次数也是最少的?
我发现:利用天平找次品的时候,把待测物品分成( )份,并且尽量平均分,不能平均分的也应该使多的一份与少的一份只相差( ),这样就能保证找出次品而且称的次数一定最少。
全班展示合作互助学习中有争议的问题,小组轮流展示、补充或置疑,组与组间、师生之间问疑答难并给予正确评价。
1、第113页“做一做”。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有5瓶维生素,其中一瓶少了4片。如果用天平称,每次称1瓶,至少称( )次才能找到少药片的那瓶;如果每次称2瓶,至少需要( )次才能找到。
3、从9件物品中找出其中1件次品(略轻一些),把9件物品分成( )份称较为合适。
4、有8瓶水,其中7瓶质量相同,另外有1瓶是糖水,比其他水略重一些,至少称( )次能保证找出这瓶糖水。
找次品教学设计一等奖课件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五年级下册数学数学广角找次品问题的公式、找次品教学设计一等奖课件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